目录
观察家_热点述评
设计,为乡村缑梦媛;4观察家_热点述评_设计,为乡村_观点
乡村振兴与手工艺价值回归潘鲁生;5-7
艺术与劳动的和解——兼论中国传统工艺的未来陈岸瑛;11-13
扶贫攻坚,设计在行动辛贝妮;14-17
设计,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张朵朵;17-19
设计,让乡村劳动场所获新生谭人殊;邹洲;20-23
以民为本——设计,关注乡村本土民众陈庆军;彭波;23-25
设计+互联网,助力供需精准对接易欣;26-28
设计,带动城乡旅行殷波;29-31观察家_热点述评_设计,为乡村_访谈
孙建君:手工艺服务劳动者的有机互动和转型陈剑;7-10观察家_热点述评_设计,为乡村_链接
以展览的方式看设计扶贫与社会创新——“设计介入精准扶贫案例展”侧记谢亚平;32-33观察家_前沿报道_艺事综述
中国艺术研究院开展“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”主题创作活动辛文;34-35
《美术观察》微信公众平台举办“疫情无情 诗书系情——中国抗疫诗书作品”展辛文;36-37
新冠肺炎疫情下艺术品的行业危机与艺术责任向勇;38-39观察家_前沿报道
艺汇40美术学_史学
“丝绸之路”上平城晚期鲜卑族墓葬装饰的多元文化——以固原北魏漆棺装饰为中心的探讨陈彦平;41-45
唐代官学中的书法教育考述孙鹤;46-50
书画为媒 同气相求:裴景福与李瑞清交游考冯春术;50-56美术学_理论
看见“看不见”——信息可视化设计实践趋势与例析曹向晖;56-59美术学_学人档案
陶瓷专家水既生的研学之路曹俊;59-63美术学_学院文萃
民国书法美学写作话语方式与机制初论黄映恺;64-65
简论乐平古戏台之审美价值徐进;张晓颜;65-66
庄子形神思想与顾恺之“传神论”李春霞;67-68
潘天寿的诗词与绘画曾三凯;68-69
工作室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——以广东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室教学改革为例谭吉武;曾赛军;70-71
大象无形——20世纪初留法艺术家的形式探索刘洋;71-72
色彩的升华凝练:霍夫曼晚年艺术风格嬗变分析臧美莹;胡宏鑫;73-74
民族性与世界性——论北京冬奥会吉祥物的时代特征刘平云;74-75
试论郭若虚“气韵”意义中的“心”与“理”王牧羽;76
九原岗壁画墓中“门楼图”释读及相关问题分析王文亮;77
非遗旅游的文化身份冯洁;78国际视野_国际论坛
动能发电机:美国早期艺术区生态机制研究柳淳风;79-88
再论绘画的复兴——卡斯比特与“新派老大师”金影村;89-94美术家_时代人物
世纪人生 漫画一生——徐鹏飞谈方成的漫画艺术刘晓峰;95-99美术家_本期名家
咏物不只为精神——“新现实主义水墨”理念中的张望绘画郑岗;100-107美术家_案边点滴
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——潘汶汛谈水墨人物画创作阴澍雨;108-113美术家_品评
线型与音律——读陈孟昕工笔人物画杨鹏;114-115
少数民族的赞歌——魏恕的工笔人物画靳森媛;116-117
中原画风的写心之境——从张一心的山水画谈起魏华;118-119
笔耕黑土 澄怀山川——李岗东北题材山水写生王小娟;120-121
老乐水墨绘画之表里贠冬鸣;122-123
试论何多苓油画的意象之美马建丽;124-125
时代的拷问——重读忻东旺作品杨俊芳;126-127
每一色皆是人性的朴素美——李晓林色粉画解读高秀秀;128-129
从游问艺 倾身前往——读曾鸣的水彩画创作李茜;130-131
李汉仪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李鹏;朱明;132-133
突破学院传统的独特历程——郝伟乐的雕塑作品评析曹娜;134-135
回归生活之“器”——陈俊平的陶艺作品解读阳代娟;136-137美术家_心路
青绿与山水的辩局李月林;138-139
我的山水画创作观杨晓;140-141
在研究和实践中体悟中国画艺术孙玉宝;142-143
从写生到花鸟画创作实践有感吴新伟;144-145
风景写生的思考朱沙;146-147
图像表征与现实主义审美——谈谈我的《喀什系列》油画曹司胜;148-149
莹莹白雪入画来——探求水彩风景的地域之美葛易航;150-151
刀笔升华 黑白意象——谈我的版画创作郑小强;152-153
民宿设计研究实践——以“界湖”空巢村为例吕光;张丹;154-155
基于设计符号学的旅游产品设计——以台儿庄古城文化为例赵平;156-157美术家_展厅
微雨清风孙晓华;158
半夏孙晓华;158
卷首语牛克诚;1
水墨倾城-蝶系列之二蝶舞张望;2
《同心协力 安好去疾》陈楠;159
《别来,无恙》林存真;160
《珍重同行》林存真;160
愚公和智叟方成;161
安乐乡文森特·戴瑟德瑞;162